发布时间:2025-05-28浏览: 258次 标签:
1. 水的停留时间(HRT)是指水在处理系统中停留的平均时间,它可以通过计算池体的容积除以平均进水流量来得出。例如,如果一个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为立方米每小时(立方米每天),而一个调节池的容积为立方米,那么该调节池的水的停留时间HRT就是8小时。
2. 泥的停留时间(SRT)是指污泥在处理系统中的平均停留时间,它可以通过计算池体内所有污泥量除以每天排出的污泥量来得出。例如,如果一个池内的污泥浓度为毫克每升,池体容积为立方米,每天排出绝干污泥公斤,那么该池的泥的停留时间SRT就是天。
工艺参数包括进、出水水质。进水BOD5浓度范围在-mg/l之间,BOD5浓度范围在-mg/l之间。出水需达到BOD5≤mg/l,CODcr≤mg/l的标准,符合国家GB-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建设部CJ.1-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。
调节池的停留时间设定为6小时。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单式多格推流一段式方式,填料有机负荷为2.7kg·BOD5/m3·d,停留时间为1.5小时,水气比为1:6。
斜板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.8mm/s。滤池方面,滤速设定为7m3/m2·h。滤池采用小阻力排水系统,支承层卵石粒径规格为8-mm,厚度为mm;4-8mm,厚度为mm;2-4mm,厚度为mm;1-2mm,厚度为mm。双层滤料配置为砂:0.5-1.2mm,厚度mm;无烟煤:1.2-1.8mm,厚度mm。
反冲洗强度设定在-L/S·m2,反冲洗时间为5-6分钟。过滤方式包括重力式和可抽滤式。
譬如污水厂处理水量m3/h(m3/d),一个调节池为m3,HRT就是8小时。
泥的停留时间一般叫SRT,是池体内的所有污泥量,除以每天排出系统的污泥量,单位一般是天。
譬如一个池内泥的浓度为mg/L,池体容积m3,每天排出绝干污泥kg,泥的停留时间为3*/=天。
水力停留时间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一个关键参数,它决定了污水在生物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,直接影响处理效果。经验上,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通常推荐在4至小时之间,一般选择8小时作为标准,对于连续进水的情况,可能需要取4小时,而间断进水则可能需要小时。水力停留时间(HRT)的计算公式为HRT = V / Q,其中V代表反应器的有效容积(立方米),Q则是进水流量(立方米/小时)。简单来说,池体容积与进水流量的比率即为水力停留时间,回流量在此计算中不需考虑。
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,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程度至关重要,它关系到污泥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,从而影响处理效率。然而,在膜生物反应器(MBR)中,由于膜的分离作用,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的分离得以实现,这意味着在MBR中,微生物被限制在反应器内,而污水的停留时间不再与污泥的积累直接相关,从而提供了更高效的处理方式。
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格栅设备的宽度为毫米,通常采用人工定时清除栅渣的方式进行维护。调节均衡池是处理生活区排放废水的关键设施,用于调节水质和水量,以适应不同排放点和排水时间的波动。为了保证处理构筑物和管渠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,调节池的有效容积设计为立方米,停留时间设为小时。该池内采用穿孔曝气管进行预曝气处理。
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钢结构,总体尺寸为8.0×2.0×2.5米,箱体安装于地下,上方留有检修人孔。设备内部由多个单元组成,包括水解酸化池(A级池)、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、二沉池、消毒池、污泥池以及风机房。水解酸化池的尺寸为1.5m×2.0m×2.5m,有效水深2.0米,内挂生物填料,使用寿命长,挂膜、脱膜容易,有利于生物降解,处理时间HRT为2.0小时。
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尺寸为3.8m×2.0m×2.5m,有效水深2.0米,同样内挂生物填料,采用微孔曝气器曝气。主要工艺参数包括:HRT=5.1小时,容积负荷0.8公斤BOD/m3.d,气水比为:1。二沉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,处理负荷为0.m3/h.m2,内尺寸为1.7m×2.0m×2.5m,用于污泥沉淀。
消毒池的设计时间按照“TJ-”标准,不小于0.3小时,本设计中消毒时间为0.5小时。消毒方式采用接触溶解,有效水深2.0米,氯消解量控制在~g/m3左右,通过调节排水细菌总数来控制。消毒池的尺寸为0.m×2.m×2.5m。污泥池的尺寸与消毒池相同,为0.m×2.m×2.5m。风机房的尺寸为1.m×2.m×2.5m,用于提供曝气所需的空气。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